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领域
环球快看:武汉东湖高新区,有这样一群禁毒社工活跃在基层一线

时间:2023-06-19 18:51:07    来源:极目新闻

极目新闻记者 张理晶

通讯员 尹晓婧

严谨、认真、勇毅,他们用专业知识带领戒毒人员重返生活;热爱、奉献、善良,他们用阳光开朗,感染着服务对象,拥抱着希望。在武汉市公安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分局,有一群禁毒社工积极活跃在管控、帮扶、宣传的一线,撑起东湖高新区禁毒事业的一片天地。


(资料图片)

真情交友,帮社康人员重拾生活希望

禁毒社工易鲲鹏是一名退伍军人,作为一名有着21年党龄的老党员,他在近4年时间禁毒工作里,结交了不少好朋友。

2019年10月,刚从强戒所走出来的豹澥街道居民李志(化名)成了易鲲鹏的管控对象,面对禁毒社工一次次登门访谈、检测,李志却表现得很排斥。“很多社康人员觉得自己已经康复,认为我们找他就是找麻烦,打扰他的正常生活,拿着棍棒把我们撵走都是常态”。易鲲鹏说,强制戒毒后并不代表就和毒品彻底告别,他最担心的就是吸毒人员的复吸、反复,所以不管对方有什么困难,他都一定要帮着一起克服。

面对这些不配合的人员,易鲲鹏十分有耐心,了解到李志一直没找到工作,他联系到社区,了解到有门面正在出租,很适合做小卖部,于是易鲲鹏为租金、货源多次奔走,还鼓励李志重新考取驾照,购买小面包车进货,帮助李志盘下店面。从一个单身汉,到现在社区有名的“小老板”和两个孩子的爸爸,3年如影相伴的上门、随访、检测,易鲲鹏已成为李志的贴心好友。

“管控只是手段,帮扶回归社会才是最终目的。”易鲲鹏说,看到曾经的吸毒人员重新找到生活的希望,他心里成就感满满。

无惧风险,用关爱感化社康人员

在东湖高新区,共有100余名禁毒社工,其中女性社工占到8成以上,她们无惧风险、雷厉风行,“女汉子”陈美玲就是其中的一员。

2019年,刚分配到关东街道中心戒毒社区的陈美玲,被安排到电脑建档操作岗,在一次行动任务中,团队里缺人手,从未接触过涉毒人员的陈美玲主动要求一起参与。

经过近3个小时的等待,一名拒不配合检测的人员发现有禁毒社工在,准备驾车逃走。陈美玲没多想,冲上前去拦在车前,没想到对方调转方向盘,一脚油门,几乎擦着陈美玲的身体将车辆开走,这一幕给所有的禁毒民警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“管控人员的不理解、不配合是我们工作中最大的难题。”陈美玲苦笑着说,禁毒工作中,凌晨2点上门,长达1个月的日夜坚守都成了家常便饭。

禁毒工作中,有社康人员到陈美玲办公室里吵闹的,还有提出种种不合理要求,甚至在她下班后尾随威胁的。当问到陈美玲不害怕吗?陈美玲爽朗一笑:“我可能有过后怕,但当时没有怕过,其实他们不是洪水猛兽,他们只是病了,需要我们的帮扶和关爱”。

曾经和陈美玲“对抗”过的王中发(化名),在陈美玲的关心下,不仅找到了工作,现在更是主动来到中心社区检测。“有时看到我们一群女孩子在社区张罗立帐篷、做宣传,他还跑过来给我们打下手,搭架子运水。”陈美玲说,王中发戒断之后,性格变得温和了,走路都变得轻快了起来。

趣味宣教,远离毒品点亮心灵

“你拍一我拍一,毒品是个坏东西,你拍二我拍二,吸毒贩毒是罪恶……”联合光谷第三十二小学编排的简单有趣“禁毒知识拍手舞”,就有龙泉禁毒社区官磊参与创作,她所在的龙泉社区、覃庙村是武汉市首个“无毒社区(村湾)”,创建的无毒示范“龙泉经验”获得全市推广。

“在龙泉社区,我们的活动非常丰富,龙泉山健步走、参观禁毒文化主题公园、展示仿真毒品样品、讲解毒品知识……”今年6月禁毒宣传月,官磊格外忙碌,她所创作的禁毒诗《珍爱生命,远离毒品》,由东湖高新分局民警重新演绎登上了各大舞台,通俗易懂的语言,让防毒拒毒的观念再深入人心。

开展宣传工作,营造浓厚禁毒良好氛围是官磊的重要工作之一,每逢重要节日,她不仅带着米面油去关爱有困难的管控人员,还积极参与策划形式多样、独具特色的禁毒宣传活动。官磊所帮扶的一名社康人员陈友(化名),在禁毒社工和街道的协调下当上了龙泉山护林员,去年还被评为“武汉市优秀护林员”。

目前,龙泉社区、覃庙村已实现无种毒、制毒、贩毒等毒品问题,无吸毒人员肇事肇祸,新发现吸毒人员查处管控率达到100%。

官磊说,曾经有许多吸毒者追悔莫及的场景总在她脑海里挥之不去,她认为警示、宣传是远离毒品最好的方式。去年以来,东湖高新禁毒队已组织大型禁毒宣讲活动60余场,在社区、校园、企业取得良好反响。

(来源:极目新闻)
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极目新闻”客户端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,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一经采纳即付报酬。

标签:

广告

X 关闭

广告

X 关闭